新华社长沙3月11日电(记者周勉)最近,记者在湖南省发现了几千年前祖先种下的树木,现在每一棵树都有它的宝藏。有的地方还翻译了“前人栽树,后人做生意”的戏码,让饱经风霜的老树得到更多更好的保养。去年,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在全省开展了“十大树王”评选活动,评选出109棵“美丽老树”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,极大地挖掘古树名木的生态文化价值,增强爱林护树群众的生态意识。”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夏延平说。
祁阳县官塘村,村口一棵1100年的古樟树,必须十个大人手牵手,树冠接触地面的面积比篮球场还要大。虽然村民们仍然有捐赠保护树木的传统,但他们过去常常花钱建造栅栏和石碑。
2016年以来,在当地林业部门的指导下,这笔钱得到了很好的利用。在村里,古樟树不仅一年三次防虫,一次输液,而且古樟树树冠下硬化的水泥路面上还布满了小孔,使树根能吸收更好的水分。
浏阳市小河乡天心村小溪河畔的罗汉松,从某种程度上说,已有几千年的历史。挂在后备箱上的二维码让记者洗洗。
说明天心村自古就有烧窑的传统,这种罗汉松在古代被当地人称为“窑神”,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浏阳市不仅在2130棵百年古树上挂二维码,还给每棵树配备了专职护林员。“小河乡古树百余株,还有白鹭基地、风雨桥、百合数百亩。
”小河镇的一名干部邹志告诉记者,“我们正在整合这些资源,规划一次‘古树生态之旅’。”永州市双牌县东子坳村狭窄的山谷里,生长着121棵平均年龄450岁的银杏树。每年秋天,地上的落叶让整个村庄像一个金色的瀑布。
81岁的蒋说,这些根在东子坳村仍然是长寿和家庭繁荣的象征。因为有“美丽银杏村”之称,2017年东子坳村的旅游收入高达百万元,这笔钱的80%需要分给每一个村民。
“村里会把所有的银杏树分成不同的户,然后以每年每棵树780元的价格返还村委会。每一个村民只需每天值班,所有的播种和杀虫都交给村里统一。”东子窑村党委书记杨海辉解释说,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7500元,比2016年多4000元。。
本文来源:亚博登录官方网站-www.qlsb.net